自带“光环” !民大人在哪都能绽放光芒!
民大er们 想必最近大家
都被一幕神奇的景象刷屏了吧
没错!就是日晕!而且是超大号日晕!
据小薇了解
往年在成都难得一见的日晕
近日来已经出现了四次
民大人纷纷表示
这几天“出门都自带光环”
其实在民大
我们身边就有这么一群
自带“光环”的斜杠青年
“好读书,爱写作”
是我校金融1901班的陈之洋的“个人标签”
热心参与基层与志愿活动
文章多次被人民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转载
这位民大人 身体力行绽放着信仰的光芒
▲陈之洋的文章被学习强国、人民网平台转载
2021年12月,我加入了成都市委青年志愿者宣讲团,在学院老师的指导下,我将理论知识与所见所学相结合,通过观摩宣讲活动、学习宣讲视频、苦练宣讲技能,以走进学院、班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开展互动式宣讲,让理论在经济学数据曲线间生动呈现。
▲陈之洋在线上宣讲
坚持付出会带来回报,在学校“三全育人”大思政格局的指引下,我作为学生党支部的一员,在学中悟,在悟中行,通过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将个人理论学习转化为心得体会。看到这些体会文章被人民网、学习强国、红观湖南等媒体刊载时,我更坚定了“学下去与写下去”的决心。
▲朱鑫宇参与的新媒体作品
时间回到2018年11月18日凌晨,我最后点开了《西南民大,一分钟》这个官微推送视频进行预览,看着一帧一帧画面闪过,没有问题,大功告成,可以申请推送了!在那间只有我一个人在的办公室里,我高兴得振臂高呼,我知道,两个月的拍摄、一昼夜的剪辑值得了!这个过程,让我蜕变,逼迫我不断突破自己极限。
2021年毕业季,我去到了国内知名的科普自媒体公司——星球研究所,在那里,我看见了很多优秀的新媒体从业者,深耕内容、不断打磨作品,每一篇作品大量的资料收集也让我明白越新奇的视角,往往源自于掌握了更多的资料,每一篇爆文的诞生,都需要沉得下、坐得住。
▲朱鑫宇(左)在星球研究所实习
在近期一筑一事举办的
“1993—2022回答玉林”城市更新特展中
我校建筑学1701班周禾晗的毕设作品受邀参展
成为了这座发光城市的闪耀名片之一
▲“1993—2022回答玉林”城市更新特展
非常开心能够参加这次一筑一事举办的“回答玉林”展,也是因为这次毕业设计的选题在玉林,跟这次展览的主题不谋而合,主办方邀请了我们专业的同学来发表一些关于玉林的建筑学的声音。我们从建筑学的视角发现了在玉林存在着很容易被忽视掉的边角余料空间——也是我此次参展提交的作品。希望能够通过这次展览将这样一些沉默的存在重新展示给公众,通过挖掘其中存在的戏剧和冲突来呼吁大家重新正视边角余料空间的存在。
▲周禾晗的毕设作品
在我看来建筑学是一个重新认识世界的媒介,建筑学是一个很复杂的学科,大量专业的训练以及多学科的交叉都是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虽然辛苦,但自己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一直在学习中得到锻炼,这也是我一直对建筑设计抱有热情的原因。
▲董立轩晋级全国高校脱口秀大赛海选
热爱脱口秀文化的她
用坚持与努力 在舞台上绽放出自己的光芒
我从2021年的9月开始讲脱口秀,至今已经8个月了。在成都没有疫情的时候,我每周都会去讲2-3次开放麦。我会抓住一切机会去锻炼,成都的南门北门,西边东边我都讲过。每次进门后我会上台“踩一踩”场子,看着或多或少的观众,给自己加油打气,想着“今晚一定要逗笑你们”。
▲董立轩在进行脱口秀表演
脱口秀是一门语言艺术,但它又最不像艺术。它需要演员在台下斟酌每个段子的观点,笑料,语言节奏和断句方式,最终让观众不自觉地哈哈大笑。我希望自己能越来越“好笑”,给更多人带去快乐!
对于法语2002班的杨梓航来说
知道自己喜欢什么 想要做什么
就是获得认可与成功的最大动力
我做音乐的初衷是让自己开心,我制作出来的那些东西能让听到的人找到共鸣这就是我心中最重要的。
▲杨梓航的音乐账号
至于摄影,更多源于我对美好本能的记录。我很喜欢去研究学习一些伟大摄影师的作品,他们的作品会给我很多启发,那种美好和治愈是我一直会去向往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照片去传达自己内心的感觉,去传达对这个世界的感知。
▲杨梓航的自媒体数据
▲杨梓航的摄影照片
我很庆幸自己的尝试可以获得很多网友的认可。“出于自己的爱好,发自内心的喜欢”我认为这就是出彩的“秘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
>>>>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信
策划 | 熊馨仪
文编 | 熊馨仪 管朔 徐若珊
图源 | 西米露投稿 网络
责编 | 邱海波
关注西南民族大学官方微博,QQ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B站
更多精彩等你来发现